当前位置:首页新闻频道公告通知

紧抓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机遇 全力建设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

发布:huqin2 供稿: 时间:2024-01-23 16:32:27 点击:2462

王雪凤


作为省唯一城市,全域纳入上海大都市圈,为我市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聚力推进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建设2023年9月份正式挂牌启动实体运作。自此“一区三片”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招商引资持续向好,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向好态势逐步显现。但是对照上海大都市圈区域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规划建设进展,存在规划蓝图不系统、产业基础雄厚、要素保障不到位、体制机制不明晰等问题

为充分把握宣城全域纳入上海大都市圈发展机遇,全力推进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规划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规划编制,高标准绘就发展蓝图紧紧抓住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契机,积极借鉴学习“青吴嘉”示范区和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规划建设经验,按照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编制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一区三片”相关规划,合理划定合作区“一区三片”近远期空间范围,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明晰实施路径和措施,打造开放、韧性、高效、集约、智慧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同时,应注重毗邻地区规划协同,积极推进与湖州共同编制长三角产业合作区规划,明确长合区在长三角和上海大都市圈内的定位,厘清发展策略和路径,力争纳入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取得国家层面认可。

(二)注重发挥优势,多路径做强主导产业。深入分析现有产业基础和新时期产业发展趋势,准确把脉自身问题和未来机遇,既要基于现有优势产业基础,做好强链补链,也要抢抓产业风口,在我市“2+3+4”产业体系基础上,抢抓新形势下沿海地区“产业备份”新机遇,尽早谋划并预留充足产业承载空间,并做好必要设施配套,锚定产业发展目标和制定详细的招商地图,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对接上海都市圈核心城市,招引承接龙头、标杆目标产业落户。处理好合作区与周边区域的竞合关系,广德片区与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进行跨省合作共建,基于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特征,围绕主导产业体系,联合打造在长三角区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宣州片区按照产城融合理念,以城镇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完善服务配套,建设皖苏省际毗邻地区产业新城,打造成为宣州区北部增长极;郎溪片区突出航运物流优势,发挥对广德片区、宣州片区及郎溪经开区等功能区的服务支撑作用,建设高效、便捷的内陆港口经济区,打造成为上海大都市圈和长三角区域内河航运重要枢纽。

(三)增强要素供给,高水平保障启动建设。按照城园一体、园乡互动、产城融合思路,系统谋划并配置生产、生活性服务设施,畅通“城区-园区-乡村”服务共享,增强服务产品供给,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统筹全市资源,积极引导可开发建设空间向长合区投放,按照指标跟着项目走原则,确保长合区土地指标供给,做好土地整治及储备工作,扎实推进工业标准地工作,高效保障重大项目落地;研究并制定相应支持政策,确保长合区启动初期在资金、人才方面的保障,步入正常运营期间的能耗、环境容量等方面做好倾斜,确保项目能落地、可运行。

(四)创新体制机制,高效率推进运营管理。按照“严进高出”原则,畅通长合区干部人才选用交流机制,建设一支能战斗的干部人才队伍;保持战略定力,谋划长远,打破唯GDP的考核标准,创新考核机制,避免急功近利,为短期税收和成绩,而导致低水平开发建设;处理好长合区与地方政府关系,厘清各自在投入产出、社会事务、行政审批等方面权责边界,提升工作效能;建立毗邻地区内部定期会商机制,探索毗邻地区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联动机制,力争同步规划、建设、运营;携手毗邻地区在规划编制、产业招商、重大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等方面的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打通合作共建共赢通道。

(此提案提交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被列为大会口头发言,获市委书记李中和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淳宽批示。)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534号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城市委员会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1800号-1
       地址:宣城市叠嶂中路31号 电话:0563-3019537 邮编:242000 xcsmgbj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