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全市民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以推动“四位一体”建设为依托,以开展“履职能力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围绕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安徽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部署,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凝聚思想共识上下功夫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持续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市民革开展理论大学习。
(二)加强党史教育研究。开展民革党史宣讲活动。根据省委会部署开展口述史活动。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孙中山逝世100周年,开展纪念活动。继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民革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活动。加强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统战理论学习研究,为各项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三)提升宣传工作质效。巩固“大宣传”格局,加强与主流媒体联系与合作,大力宣传宣城民革自身建设、参政履职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不断提升对外影响力。加强自有宣传平台建设,规范网络阵地管理,强化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提升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效能。开展骨干党员宣传思想工作培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能力。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筑牢组织保障上出实招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开好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述职和民主评议会议,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下级组织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五种能力”,打造“讲政治、重团结、干实事、守规矩”的领导集体。稳步实施年度党员发展计划,将党员发展与提升履职实效相结合,继续做好高层次人才发展工作。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加强对中青年骨干党员的培养,培育更多的后备力量。加强对党员信息管理软件和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提升软件管理使用水平。继续开展优秀党员、先进支部评选活动,树标杆、立表率。
(二)优化基层组织体系。开展2025年支部集中换届的工作,积极稳妥推动支部分设、新建工作,使支部设置更趋合理,为党员提供更多成长平台。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争取在重点地区和单位的基层组织布局,巩固民革重点分工领域的组织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以“四位一体”建设为牵引,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适时开展“民革党员之家回头看”工作,在“建好”的基础上探索“管好”“用好”新举措,确保党员之家真正发挥作用。加强机关建设,注重总结提炼机关的履职亮点、做法经验,进一步提升机关服务保障能力。
(三)强化纪律建设和廉洁建设。推进纪律学习教育常态化,使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内化为言行自律。贯彻落实《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加强对民主党派机关公职人员监察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委员会作用。强化领导班子主体责任,抓住“关键少数”,紧盯干部重要成长节点,开展谈心交流,严明纪律规矩。加大对内部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内部监督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水平。组织开展《民革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宣讲工作,严格纪律处分执行落实,做好党内纪律处分与违法违纪行为处理的有效衔接。
三、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添助力
(一)紧扣中心大局建言资政。充分发挥参政议政重点领域特色优势,围绕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锚定我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桥头堡”战略定位,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深度融入长三角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进彰显山水徽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高品质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优化政务服务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方向,务实开展调研,提升成果的“精准度”和“含金量”。提前谋划市政协大会提案和发言工作,紧盯选题培育和素材质量提升,把“提案不在多而在精”和“重实效”的要求落到实处。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标政党协商、政协协商有关要求,切实增强建言资政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二)提升社情民意信息水平。充分发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短平快”特点和“直通车”优势,聚焦党政中心任务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拓宽信息来源,突出关注重点,抓紧省、市政协年度重点策划选题,切实提高信息工作实效。坚持以民革所长服务大局所需,将各级组织的重点调研领域、骨干党员的专业特长与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深化拓展“定制约稿”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社情民意信息质量。着力加强社情民意信息与提案发言的共享和转化工作,实现人才发现培养和成果打磨改进的一体化、双提升。
(三)不断增强参政履职能力。以“履职能力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坚持全局观念、系统思维,统筹参政履职的体系化建设,扎实提升履职能力。坚持“举全市民革之力抓参政议政”,全面强化内外协同、上下联动,主动承接民革中央、民革安徽省委会重点调研课题。持续夯实履职人才基础,坚持基础培训和深度研讨“两手抓”,激发骨干力量履职潜力,带动新生力量履职活力。重点引导党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职干部、三农和法律专业人士等发挥优势积极履职,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有作为的参政议政人才队伍。
四、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在社会服务祖统上见实效
(一)推动社会服务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安徽中山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宣城工作站作用,通过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推进送法“六进”走深走实。构建宣城民革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社会服务格局。广泛发动民革党员企业家、民革医护人员、民革书画家等多方力量,切实关心弱势群体的疾苦,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自发参与社会各类帮扶服务活动。充实提升“博爱·牵手”社会服务工作品牌,打造宣城市民革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特色品牌,扩大民革影响力。
(二)推动祖统工作见行见效。贯彻落实民革中央祖统工作“3344”总体思路,密切关注岛内局势和两岸关系新动向,加强与民革省委会、各市民革组织、市内涉台工作部门的沟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联合开展课题调研,拓宽研究视野,精准化选题,努力在涉台参政议政成果方面取得进展。抓住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等机遇,为更多台企来宣城投资兴业牵线搭桥,继续开展走访调研台企活动,推动惠台政策落实落地,助力优化台企营商环境。积极助力为在宣台胞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更便利条件,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城市委员会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1800号-1
地址:宣城市叠嶂中路31号 电话:0563-3019537 邮编:242000 xcsmgbjb@126.com